上学期选了一门”亲密关系:爱情,婚姻与心理学“的课,期末作业写了个影视,想着写了就干脆挂上来8。是一个看完很有感触的电影呢,但其实影视迫于课程要求很多最真实的感想是没有写下来的,不过也不想与人分享这些悲伤的想法就是了。

摘要

和莎莫的500天讲述了一个从相爱,热恋到矛盾激化,最终分手的完整爱情故事,本观后感报告首先简要介绍该电影的情节,然后将应用亲密关系课所学心理学知识,对情节进行分析,以期获得对恋爱中行为更深入的理解,并试图用理论分析找到一些情感问题的答案。

关键字:吸引力,矛盾,宿命信念,自我证言,关系终结

1 情节简介

和莎莫的500天, 500 Days of Summer, 讲述的是一个boy meets girl 的故事,男主最初相信只有唯一的那个人才能带来幸福,而女主却不相信爱情,他们虽然恋爱女主却不给男主任何关于未来的承诺,不给两人关系一个明确的说法,男主一直对此耿耿于怀,想要改变女主的想法。这个矛盾在甜蜜恋爱期没有影响,却随时间愈发显得重要,他们最终分开。男主陷入失恋的折磨中并不再相信爱情。女主却很快结婚并开始相信命中注定的爱情。

这是一个很完整的爱情故事。从两个不同爱情观的人最初的互相吸引,恋爱,到他们因观念不同产生矛盾,到分手后两个人的心境和形为,最终到他们爱情观的变化。

2 吸引力

首先让我们分析恋爱之初吸引力的影响,为什么女主会让男主觉得她就是那个命运之人。

接近效应是说人类倾向于喜欢离我们近的人【1】,虽然近一般来说是物理距离,但由此产生的功能距离其实更为重要,比如男女主在一个公司,所以才可能同时坐电梯,有了女主听到男主耳机里的歌一起唱起来,让男主吃惊心动这一情节的发生。也是因为在一个公司,他们才有在公司party一起唱歌聊天的机会,让彼此初步了解与产生好感。

曝光效应指我们容易喜欢曝光率高的人的现象【2】。男主最初只是对女主有一点好感,觉得听歌品味相同这点很赞,但是随后在公司上班时不时去看下女主,打印东西偶遇女主,非常明显地看到男主的喜欢与日俱增,越关注越喜欢,越喜欢越关注,滚雪球式地喜欢膨胀,最终使男主确定定女主就是“the one”。

相异性:按照心理学理论,相似性产生吸引,相异性有时也产生吸引,但相似性更利于长期伴侣关系【1】。男女主就是相异性吸引,有两幕的对比让我印象深刻。最初恋爱时,男主指着各种房子给女主讲建筑风格特色,自己喜欢的设计师时,女主听得津津有味。而在两人矛盾升级摩擦变多时,男主仍用建筑相关的话题来润滑气氛,不想冷场时,可以明显看出女主的不感兴趣。我以前觉得相异性很重要,觉得两个相近的人在一起多没意思,伴侣是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的话就会一直过得很有新鲜感,接触不同于自己舒适区的东西。但现在也确切地认识到相异性对长久伴侣关系的不利,人之所以没有接触某些东西,就是因为没有强烈的兴趣,虽然在擅于这些东西的人为自己介绍时,会觉得有意思,但毕竟是自己天性没有太大兴趣的东西,在伴侣长期陪伴时过多地接触这些东西,熟悉后就会产生厌烦,不想更深入了解。而且由于两人的相异性,集体活动很容易有一方要做出妥协让步,容易产生负面情绪,时间久了确实没有相似两人心有灵犀志趣相投来的好。

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,说的是情侣被干预,反而导致彼此更爱【3】。因为男主朋友最初说女主的坏话,男主为了附和朋友也说讨厌女主,但是当男主后来喜欢上女主后,碍于对朋友的形象管理(人们倾向于在他人眼中制造一个一致性的形象,前脚说讨厌后脚又喜欢上了会显得很矛盾,没面子)也没有告诉朋友,甚至在开始恋爱后也瞒着朋友。这件事明显形成对男女主恋爱的一种干预,但男主反而在恋爱暴露时有种破除束缚的快感,更加喜欢女主。当然,这里也有一部分吊桥效应的影响。

3 矛盾:对亲密关系的信念

男主属于宿命信念【1】,认为非女主不可,是女主他就一定能幸福,其他人无法让他真正的快乐。不同于成长信念的人,当冲突发生时,男主并不会积极回应并保持对未来的乐观:他的归因模式不健康,认为女主不相信爱情这件事是不合理的,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两人如预期般快乐相处,才有未来。所以他始终尝试的是改变女主的这个想法,而不是寻求一个两人能更好的共存模式。

由于持有宿命论的信念,我认为男主也受到“自我证言”【4】的影响,在宿命论的观点中,女主显然也是相信爱情的,所以男主有了这样的期望。虽然她嘴上说着不相信爱情,却和男主做了所有恋人间才会做的事,这种正反馈,让男主更坚信他能改变女主的想法,然后一切如他宿命所愿过上幸福生活的期望。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自我证言,所以男主在一次和女主吵架后,虽然嘴上答应着接受女主不相信爱情的想法,其实心里仍相信“他能改变女主”这个先入为主的判断或者说预期,并没有正视女主明确表达的“不相信爱情,拒绝对两人恋爱关系给承诺”的信念。

对于女主在和男主恋爱时的对亲密关系信念,不属于上课时所讲宿命信念或成长信念,她因为不相信有真的爱情,对亲密关系表现出一种“放弃”的态度,在一起快乐就在一起,但明确要求这是不受束缚的,不快乐就分开,完全不考虑解决矛盾点以寻求共存之路。这种信念我不知当如何评价,至少我认为它是违反人类渴求爱的天性的。可能是女主幼年时父母离婚产生的后天影响,使得女主害怕逃避不相信爱。但女主后来又结婚并相信命中注定,变成了一个宿命信念的人。

所以男主自我证言中,先入为主的“他能改变女主”的信念/期望的错误并不在于女主是不可改变的,只是男主没能改变女主。但是,这个错误只是“后验”的!站在“先验”也就是男主正恋爱时的角度,无从得知也无法确认这是一个错误。明明两个人曾是那么 快乐地生活在一起,那么这个分手到底是因为哪里错了呢?

按照爱情三角理论【5】,亲密,激情与承诺构成爱情,男女主的恋爱具有前两种元素,但由于女主拒绝承诺。而长久的爱情,承诺和亲密比激情更重要,没有了女主的承诺,这段恋爱注定分手,所以很多网友几乎一边倒地认为是女主渣,不想“认真”谈,欺骗男主感情。导演以男主的视角讲述这部电影,所以也确实让人很容以站在男主的角度思考。但同时导演也设计了很有意思的一幕:男女主分手后,男主消沉,男主朋友们给他介绍女生约会,男主却讲起了和莎莫的故事,一方面表明他多喜欢莎莫,一方面一怨念莎莫是无情的人,约会对象听完问男主“She told you up front that she didn’t want a boyfriend?” 男主几乎瞬间心理崩溃了,孤独地疯狂地抢了酒吧的话筒自己鬼哭狼嚎唱歌起来,把约会对象吓走了。男主崩溃的原因很简单,他之前失恋消沉,认为错误都在女主,想自己怎么会遇到这种无解的事,无法理解的人。但现在他被提醒才意识到女主可以说是没有错的,莎莫一开始就表明“不相信爱情,不要男友”,只是他一厢情愿地喜欢莎莫并认为能用爱改变莎莫,所以错误在于他自己,是他错误地开启了一场恋爱。

4 关系的终结

不同的分手体验从终结者,共谋者,承担者负面情绪强度成递减关系【1】【6】,在电影中,男主是承担者,女主是终结者。根据心理学研究结果,女人在分手后发展自我,而男人会自我破坏,无比失落,一般比女人更为痛苦【1】。电影中的剧情与这两条研究结果相符,女主似乎并没有受到分手的很大影响,甚至在不久之后找到对象迅速结婚,而男主始终处于自暴自弃的状态,过大的负面情绪最终使他丢掉工作,朋友们安排的约会中也只是给别人倾诉自己对上一段感情的痛苦。

虽然男主被分手后一直痛苦,但最终也走了出来,我分析得出使他告别分手痛苦的几个因素。首先是重新的自我审视关注与提高,男主重新开始学习建筑的知识,为了找到下一份工作而努力,生活相比于刚分手时的无所事事更加充实了。其次,男主由于自己无法用爱改变莎莫而失败的恋爱,变得不相信爱情。我不是说这样是好的,但确实让男主走出分手阴影,我认为坚持恋爱宿命论的话男主会更难走出阴影。最终,是他遇到了一个新的让他感兴趣,有心动感觉的女孩了,新恋情会使他重新相信爱情,那么自此男主就彻底从与女主的分手中毕业了。

5 参考文献

【1】亲密关系:爱情、婚姻与心理学课件

【2】Fechner, G.T. (1876). Vorschule der aesthetik. Leipzig, Germany: Breitkoff & Hartel.

【3】Driscoll, Richard; Davis, Keith E.; Lipetz, Milton E. (1972). “Parental interference and romantic love: The Romeo and Juliet effect”.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. 24 (1): 1–10. doi):10.1037/h0033373. ISSN) 1939-1315.

【4】Biggs, Michael (2013), “Prophecy, Self-Fulfilling/Self-Defeating”,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, SAGE Publications, Inc., doi):10.4135/9781452276052.n292, ISBN) 9781412986892.

【5】Sternberg, Robert J. (2007). “Triangulating Love”. In Oord, T. J. (ed.). The Altruism Reader: Selections from Writings on Love, Religion, and Science. West Conshohocken, PA: Templeton Foundation. p. 332. ISBN) 9781599471273.

【6】Chung, M.C.; Farmer, S.; Grant, K.; Newton, R.; Payne, S.; Perry, M.; Saunders, J.; Smith, C.; Stone, N. (2002). “Self-esteem, personality and post-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following the dissolution of a dating relationship”. Stress and Health. 18 (2): 83–90. doi):10.1002/smi.929.